发展成就

发展成就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成就 > 正文

凝聚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力量——天博·(中国)官方网站202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回望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5日 23:55  访问数:

一次次贴近师生实际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落地生根;一篇篇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一场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师生心灵……

在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重要使命任务,以旗帜引领方向,吹响新时代奋斗号角,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守正创新、不辱使命,上下联动、协同作战,为学校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舆论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积极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获批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坚持思想引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淞沪抗战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暨周公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2020年最后半月,一场场红色课堂在这些特色纪念馆前直播开讲,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师生带领观众“云参观”,讲述红色故事,诚挚的爱党爱国情怀在听众心中激荡。作为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疫情期间创新推出的移动直播栏目,《听TA说》之“红色能量”首讲自3月23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讲以来,一年来已先后走进渔阳里、新渔阳里6号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等上海红色地标,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能量。

始终高举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凝心铸魂,不断创新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指导实践,激励师生坚定如磐信仰、一心向党。

2020年11月20日,学校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校党委书记、学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方守恩,作了宣讲报告。宣讲团由校领导、部分中层干部和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共60人。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以上率下,校党委常委会举行集体理论学习20次,校党委中心组(含扩大)学习会理论学习12次,重点围绕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四史”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和国际形势等主题进行学习研讨。各二级党组织中心组按照《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细则》,认真组织了专题学习。一年来,学校设立重点委托课题和奖励性科研项目,继续引导、激励师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党的最新理论进行研究和阐释。多篇高水平理论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等重点党报党刊。

一年来,学校继续抓实抓细教职工理论学习,每月制定学习指导意见,每年对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年度督查,并加强平时的监督检查。疫情期间,引导基层党委探索线上学习讨论方式。还将校级举办的学习报告会视频制作成学习视频库,方便教职工按需学习。

一年来,学校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了对二级党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继续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进一步做实教材和期刊管理,对哲学社会科学类教材开展了专项检查。

学校还启动“理想之光·真理之路”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迎接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10余场。嘉定校区举办“红旗颂”露天交响音乐会,推出“中国精神”大讲堂系列讲座。学校组织开展了《启航——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史迹展》《云腾龙跃,山乡巨变——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定点扶贫工作巡礼(2012-2020)》《99个瞬间——新上海成长史》《“同心抗疫”专题展》等各类主题展览。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选树了一大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生先进典型。

 

推进媒体融合,讲好新时代同济故事

以笔为戈、以各校园媒体为阵地助力战“疫”,用生动的笔触、真实的影像记录学校新作为新气象新成就、讲好同济系列故事,为学校改革发展加油鼓劲,全景式展示同济形象,时时传递精神和力量……学校一年来的新闻宣传实践,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这9个字作出了生动的注脚。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师生留守家中,难免焦躁不安。此时,经由校园媒体平台发布的一则则重要公告、新闻报道,就如同“定海神针”“强心剂”,为师生送来了学校温暖亲切的关怀问候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2020年1月22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学校当天即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发布《同舟共济!面对新型肺炎这些防护措施你一定要知道!》,公布校医院联系电话,面向师生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师生防护意识,让师生及时了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举措。1月26日和27日,《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天博·(中国)官方网站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经官方微信公众号、校园网主页发布后,两则通知阅读量均接近20万人次。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的一次次动员部署,以及校门管控、图书馆暂时闭馆、春季学期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相关工作、相关业务线上办理等一系列重要通知,第一时间送达师生。

非常时期,非常节奏。每天,从清晨到晚间,6篇集文、图和视频于一体,冒着热气的推文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不间断推出,引来广大师生、家长时时热切关注。或点赞逆行武汉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或发布同济学者科技抗疫应急攻关的最新成果,或展示全球同济人纷纷捐款捐物的爱心之举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风采,或传递学校著名心理专家、多学科专家的权威之声,或送出一封导师致青年学子的暖心书信……纾解焦虑、抚慰心灵、振奋人心。全校新媒体矩阵一齐发力,打造强有力的新闻舆论阵地。

春和景明,樱花悄然绽放。学校新闻中心第一时间拍摄了一组组校园春色和樱花美景照片,并联合央视频等多家直播平台进行24小时“云直播”,让想“家”的同济人与樱花隔屏相见。

师生在哪里,新闻宣传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围绕学校中心、胸怀学校大局、着眼学校大事,2020年,校园媒体积极谋划,联手相关单位推出了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三全育人”进行时、毕业学子竞风流、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等一系列专栏和主题报道,努力为学校重点工作推进鼓与呼,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以重要节点为契机,新闻中心适时开展有组织的重大主题新闻宣传,一篇篇深度报道受到瞩目、引发热议。一年来,新闻中心还完成了对数十场报告会、大会、论坛、讲座、晚会等的直播,扩展了学校重大活动的传播面。

对校内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对校外展示形象、扩大影响。一年来,同济诸多“高光时刻”见诸中央及沪上的电视台、报纸、网站及新媒体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效推进全国党建示范高校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奋力战“疫”的同济人,利用人工智能守好校门、“硬核”神器为学生返校护航,为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研制与集成验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以“户外现场+多平台直播”举行的2020届毕业典礼,人工智能助力迎新,硕士生签署沪上高校首份毕业生就业协议,学校在滇西大地写下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中的“同济智慧”……据统计,社会媒体对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的正面报道12万余条次,其中中央媒体1.2万余条次。

 

一年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步伐加快。学校现已入驻学习强国、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头条号、央视频、教育部官方APP“中国教育发布”等14个媒体平台,反映学校最新发展的一系列新闻作品遍地开花。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为万余名新生送月饼盲袋,军训晚会人造星空祝福祖国、水上军训、VR射击、模拟火箭筒攻击等别开生面的军训系列新媒体报道,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转载、热评。

 

深耕大学文化,让文化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赋能

不久前,嘉定校区又添文化新地标,文榷堂揭牌启用。这是继四平路校区的“同济·复兴古典书院”、闻学堂之后,天博·(中国)官方网站着力打造的又一校园文化平台。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文榷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吸引校内师生纷纷前往打卡。这是学校着力构建公共文化平台,推动嘉定校区文化建设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立足校史校情,深耕大学文化,引导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让文化如春雨般滋润师生心灵,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让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赋能、添色。

一年来,学校携手专业院团,推进京昆戏曲文化瑰宝在高校落地生根。京昆经典之作,由同济师生带头传唱。2020年11月29日,由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联手上海昆剧团历时4个月共同打造的学生版《长生殿》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演出,担纲演出的是来自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中国传媒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一批国内外高校的青年学生。12月18日,由天博·(中国)官方网站与上海京剧院合作复排、天博·(中国)官方网站大学生京剧社师生演出的头、二本《太真外传》开演。

校史是宝贵的育人资源,能发挥独特的育人作用。一年来,学校继续加强对同济百余年办学历史与红色基因的挖掘,进一步凝练和弘扬同济精神。联合各学科力量,进一步推动口述历史项目采访工作,用文字和视频等形式抢救性保护了多位有代表性的同济老教授、老校友的素材,其中《李同保院士专访——以国家建设为己任》获评教育部“2020年教师风采短视频”优胜作品。学校举办了《寻根铸魂 同舟济世——纪念天博·(中国)官方网站迁校李庄八十周年专题展(1940—2020)》,让师生重温历史,带着感恩继续奋进。在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推出了基于AR、VR技术的“建筑可阅读”交互装置,让师生从中感悟校史和精神。在学校的支持下,汽车、交通、数学、测绘、物理、外语等学院制作并推出展示学科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的形象短片。

一年来,一批校园文化艺术精品的创作和演出继续推进。2020年12月23日,原创民族实验歌剧《刘志丹》完成首演。展现著名校友殷夫烈士英雄事迹的话剧《铸诗成剑》编创工作已启动,在百年高校“四史”学习联合讲坛上演出了部分片段,受到观众好评。11月初,校园版歌剧《江姐》和原创大师剧《国之英豪》再度献演。

 

一年来,学校继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作用。网络育人作为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突出“铸魂”重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建设,持续推动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制作和传播渠道途径拓展,唱响主旋律。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 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6项作品获奖,其中“手书中国”获案例类一等奖,成为“一节一推选”活动举办以来每年都有作品获得一等奖的两所高校之一。

一年来,嘉定校区文化建设专项工作又见新进展。校区再添文化新景观,新增校训石、校风墙,“同心舟”“同门共业”雕塑,不断丰富同济精神的宣传载体。举办大交通学科建设成就展、“没有一个春天会错过”教师书画展、“山河无恙”于澎教授写生作品展等系列展览。支持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建设院史馆、汽车学院建设文化墙,嘉定校区学院学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一年来,文明新风吹拂同济园。学校按照“六个好”的标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大兴文明新风,规范师生文明行为,积极推进校园文明创建攻坚工作。师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为维护疫情期间进校秩序、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明校园创建贡献青春力量。垃圾分类、节约粮食已逐渐成为校园新时尚。据统计,学校食堂每月泔水数量由1800桶左右减少至1300桶左右。学校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完成四平路校区、彰武路校区和嘉定校区二期照明改造工程,璀璨的灯光不仅保障了师生夜晚的人身安全,而且把夜色下的同济园照耀得分外美丽。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于2020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艾娇)